7月16日,A股規模最大的醫療器械ETF(159883)納入“互聯互通”,一方面豐富了兩地投資者的配置選擇,另一方面為兩地ETF帶來更多增量資金,提升ETF市場的交投活躍度,長期來看有望提高A股對境外中長期配置型資金的吸引力。醫療器械ETF一指覆蓋醫療設備、高低值醫用耗材、IVD、醫美四大細分領域,全面表征A股醫療器械行業發展。
資金面上,投資者對于長坡厚雪的醫療賽道呈現“越跌越買”的情緒,先覺資金往往在動蕩中逢低布局“估值洼地”( 目前中證醫療器械指數最新PE估值27.49倍,低于指數發布以來近86%的時間區間),醫療器械ETF近一個月基金份額累計增加近3.7億份。在今年行業輪動加速和弱復蘇、弱預期下,醫療器械作為醫藥板塊中一個偏長期、成長性較高的細分板塊,在“疫后復蘇”、創新迭代、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創新出海國際化升級的邏輯共振中,再次成為投資者心中眾多“不確定性”中的一份“確定性。
消息面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十四五”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多類設備配置量超預期,有望加速進口替代。近日國家相關部門表示,我國醫療器械產業近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54%,已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第二大市場。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以創新醫療器械為主攻點,先后印發《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讓創新產品和臨床急需產品審批“單獨排隊,一路快跑”。
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是什么意思?
股票互聯互通機制是指中國內地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建立的一種機制,允許合格的投資者在不同市場之間交易股票。打個比方,目前國際投資者直接投資A股是有一定限制的,互聯互通機制下國際投資者可以在香港交易所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買賣A股股票,內地投資者也可以通過港股通買賣在香港上市、被入選港股通的股票。ETF納入互聯互通后,內地投資者可通過ETF投資香港市場,境外投資者可通過ETF投資A股市場。
ETF納入互聯互通標有什么影響?
對于投資者而言,ETF互聯互通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便利和機會,豐富了兩地投資者的配置選擇。比如低估值洼地的港股投資門檻高、難度大,低費率、高透明性的互聯互通ETF便是一鍵配置港股的工具。對于中國資本市場而言,互聯互通一方面為兩地ETF帶來更多增量資金,提升ETF市場的交投活躍度,提高資源要素跨境流通效率,有望促進提升ETF市場資產管理規模。從更長期影響來看,流動性的增量能夠提高A股對境外中長期配置型資金的吸引力,改善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有助于A股長期趨勢走向更加穩健,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
互聯互通ETF發展如何?
自2022年7月4日ETF互聯互通“開閘”已滿一年,交易熱度與成交規模穩步提升,2023年6月,北向ETF成交額達136億元,南向ETF成交額927億港元,雙雙創下開通以來的最高單月成交額記錄。截至7月3日,過去一年北向累計成交總額為492.89億元,南向累計成交總額為3353.28億元。南向資金月度成交總額從2022年7月的39.71億元,增至2023年6月的853.88億元,增幅為2059.29%。互聯互通ETF規模持續擴容,深股通ETF共37只,規模合計2324.12億元,較首批深股通ETF規模增長51.45%;港股通ETF共6只,規模合計1955.20億港元,較首批港股通ETF規模增長13.90%。
對于醫療器械細分領域,中信建投提出以下觀點:醫療器械圍繞院端復蘇、政策出清及格局變化,精選結構機會。醫療設備:醫療新基建維持高景氣,看好內鏡、康復和設備上游投資機會。高值耗材:集采推動上市公司戰略調整,關注集采落地品種業績拐點。IVD:關注常規診療復蘇及政策落地。低值耗材:國內受益診療量恢復及產品升級,海外受益大客戶訂單的持續獲取。
【借道行業代表指數ETF,低位布局醫療器械板塊】
截至2023年7月11日,醫療器械ETF標的指數中證醫療器械指數最新PE值為27.34倍,低于指數發布以來近86%的時間區間,板塊整體具備較高性價比。
資料顯示,醫療器械ETF(SZ159883)為目前A股規模最大的醫療器械行業ETF,追蹤中證全指醫療器械指數,覆蓋醫療設備、高低值醫用耗材、IVD、醫美四大細分領域,全面表征A股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邁瑞醫療作為第一權重占比近15%。在6月指數調樣后,醫療器械ETF的科創板股票含量最新突破20%,踏上了科創板的快車道,指數創新屬性突出。
未來,在“疫后復蘇”、創新迭代、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創新出海國際化升級的邏輯共振中,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將開啟萬億規模之路,各細分賽道全面開花,從跟跑到領跑,國產器械黃金時代或正在到來。場內可通過159883高效交易,場外也有聯接013416可布局。